輕鋼別墅現(xiàn)如今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,它的特性逐漸被公眾認知和認可,那么,輕鋼結構別墅是否擔得起能源新星這個稱謂呢?

房屋自重輕
首先,由鋼材建造的房屋自重輕;其次,在輕鋼住宅的結構體系中,墻體和樓板大都采用輕質材料。其建造后的主體結構比其他傳統(tǒng)材料減輕30
%左右。上部結構采用輕鋼結構則基礎荷載可減輕近50%,進而對地基的地耐力要求降低,所以多層輕鋼結構住宅一般均采用淺基礎。這將使地基處理工作簡單,運輸量減少,造價降低。
房屋使用面積大
以某2 層住宅樓采用磚混結構為例,建筑面積約400m2 ;而某3 層住宅樓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,建筑面積約550m2
。經過計算分析比較,兩種不同結構建筑的面積使用率分別為73 %,78.4 %。目前,輕鋼結構的面積使用率達到92 %以上。若輕鋼結構的平均售價為2000 元/
? ,對于增加的建筑面積來說,相對于磚混結構可獲得的隱含收益為136800 元;相對于鋼筋混凝土結構可獲得的隱含收益為97920元。
經濟性較好
對輕鋼結構房屋進行了經濟性能評價,并與鋼混、磚混結構進行了比較。從中可以看出,雖然輕鋼結構房屋目前造價略高,但它有著傳統(tǒng)住宅結構不可比擬的優(yōu)越性,符合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戰(zhàn)略。更重要的是它的性價比明顯高于傳統(tǒng)住宅。

然而輕鋼別墅的發(fā)展仍存阻礙,任然有很多人對它有偏見和誤解,我們需要讓更多人去正確認識它。
1、打破偏見和誤區(qū)
輕鋼結構易被部分人認為是臨時建筑所選用的材料,其實有很多大型建筑(甚至是地標建筑)采用了輕鋼結構,其結構的抗震效果和牢固性毋庸置疑。其實,輕鋼結構離生活并不遠,除了一些地標建筑外,商業(yè)地產、別墅地產、旅游建筑、新農村建設、市政園林建筑、學校教學樓/實驗樓和一些馬路上的移動售賣亭等,都有輕鋼結構的身影,由于其施工工期比鋼混結構還要短,成為不少業(yè)主的選擇。
2、尋求扶持與市場
把輕鋼結構和預制化住宅聯(lián)系起來,暢想未來“搭積木”“拼拼圖”式的施工方式,是否認為前景很廣闊?預制化施工由于政策的支持和市場需求,越來越多地涌現(xiàn)出成功案例,而輕鋼結構作為預制化施工的一個典型代表,由于其自身結構性能較好,將增強預制建筑的剛性,未來或有更好的發(fā)展。配合時下各省市地區(qū)對裝配式建筑、綠色建筑的扶持力度,這也將是未來人人可以首選的市場方向;

3、投入科研與實踐
若想獲得市場認可,技術和效益必須達到令人接受的水平?,F(xiàn)如今行業(yè)產能過剩,如果能推出令市場滿意的輕鋼結構建筑產品,不僅可以使市場趨向平衡,還可促進輕鋼結構在新時期乘風破浪、加速發(fā)展。目前我國多地都已經開始重視輕鋼結構的研發(fā)工作,一些省份已經到了國內示范引領的前列,但目前一方面技術層面仍有問題有待進一步提高,另一方面還須扎實推進、穩(wěn)步提升,盡量避免形成“輕鋼熱”等現(xiàn)象,使行業(yè)發(fā)展缺少穩(wěn)固基礎。
結語:未來,輕鋼別墅不僅可替代傳統(tǒng)的住所構造模式,還可徹底運用工業(yè)化出產的建材,以鋼代木、鋼代磚、鋼代混凝土的形式打造出環(huán)保節(jié)能型住所。
標 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