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別墅夢,是對幸福生活的向往,尤其是在中國民族的根文化里,家和庭不可分開,居住場所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幸福指數(shù)。
自92年第一批別墅上市之后,別墅為應對富人的需求,進入了“井噴時代”,中間的使用者,從國際友人演變到中國客戶居多,從投資到自住,別墅也成為第一居所,進入了批量生產(chǎn)的時代。

以北京為例,07年到16年之間別墅成交量翻了2.5倍,2016年還成為北京別墅的“紫禁之巔”,創(chuàng)造了成交量之最。這里面反應的是人們生活層次的提高、市場的更跌、時代的變化。
但多不代表好,量變不等于質(zhì)變。相反,別墅市場“群魔亂舞”,一些“偽豪宅”,對富人進行了割韭菜后,以最拙劣的表演,反人類的設計規(guī)劃,讓一部分人的別墅夢變成了別墅痛。
比如十年前別墅的共同特點:拆不動、等不起、住不了、玩不轉。
拆不動:項目主體不能隨意拆改,小打小鬧也改變不了規(guī)劃設計的差強人意。車庫、花園、院子、戶型等,想象效果的和居住體驗的偏差,只有住進去的人才能明白。
等不起:從購買到交房,再到裝修入住,一般短則三五年,多則七八年,等待時間太久。裝修過程無比痛苦,費錢、費時、費精力。比如,當年千人搶購的碧海方舟。
住不了:住進去又怎樣,很多別墅擁抱的不是山水而是荒地,空置率高、配套差、出行堵;日復一日的裝修噪音、容積率大造成的私密性弱化等,很多別墅項目,對不起別墅二字。
玩不轉:別墅≠豪宅,尤其是在核心城市,真正的豪宅別墅不會超過十分之一,頂豪更是鳳毛麟角,綜合了房屋高品質(zhì)+配套優(yōu)資源+核心中的核心,體現(xiàn)了城市價值的最頂峰,可遇不可求。
除此之外,別墅市場還爆出“三年虧2000萬”等負增值的個案,可以說別墅痛已成為別墅時代的特有現(xiàn)象,也造成別墅人的幸福感缺失。
住別墅的人活成了圍城,外面的人想進來,里面的人想出去。尋找幸福的別墅,是對別墅夢的繼續(xù)執(zhí)著。
標 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