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有三急,如廁是再簡單、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,那么到底怎么選擇?哪個更健康呢?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分析蹲廁和坐廁的幾個點,方便大家做選擇。

蹲廁和坐廁哪個更利于排便?
要想了解那種如廁方式更利于排便,我們就需要了解下人體的肛門結構。簡單的說,人體的肛門內(nèi)側約6厘米的位置,有一個被稱之為“肛直角”的結構,它是直腸與肛管的軸線形成的夾角,作用是截留住大便。如果沒有肛直角,大便到達直腸后便會直接排出體外。

理論上講,肛直角越大,直腸越直,排便就越順暢。正常坐姿時,肛直角大約是80°~90°,而蹲位時肛直角可達到100°~110°。恥骨直腸肌在蹲姿狀態(tài)下更為放松。此外,蹲姿時腹部壓力比坐姿大,排便時腹部就可以少用一些力,加速排便。因此,蹲廁是更利于排便的。
蹲廁和坐廁哪個舒適度更高?
坐廁的舒適度高是毋庸置疑的,為什么呢?我們對比下蹲廁和坐廁時,身體承受的壓力。
標準的蹲姿是:雙腳完全著地,臀部自然下沉貼近腳踝,雙腿分開。蹲廁時,腿和膝蓋受壓較大,時間長了,容易導致下肢血液循環(huán)不暢,出現(xiàn)頭暈、腿麻等情況,有膝關節(jié)損傷、滑倒甚至骨折的風險,還會增加心血管系統(tǒng)負擔。

而坐廁則輕松舒服很多,身體大部分重量由馬桶承擔,腿和膝蓋受壓較小,且坐姿狀態(tài)下腹壓較小,不會給心血管造成太大的壓力,可以很大程度減少頭暈、腿麻、關節(jié)磨損、血壓突然升高等意外情況發(fā)生,安全度較高,也更適合孕婦、年老體弱、行動不便和心腦血管等特殊人群。
蹲廁和坐廁哪個更健康科學?
蹲廁和坐廁可以說是各有利弊,那么到底哪個更健康科學呢,這個要結合自身的情況和使用習慣來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,并養(yǎng)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健康科學一說不僅僅是取決于硬件設備,健康的排便習慣更重要(1、定時排便;2、最好把時間控制在3分鐘以內(nèi),最長不要超過5分鐘。)。

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關于如廁的兩個安裝方式對比,至于農(nóng)村自建房要怎么裝,具體的蹲廁坐廁可以搭配著來,也可以先遵循著居住人的意愿來。很多業(yè)主家是公衛(wèi)蹲廁,臥室衛(wèi)生間坐廁,小編覺得也挺好的。
標 簽: